星火計劃產生的歷史背景
七十年代末期,中國經濟體制的改革率先在農村起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建立,激發了億萬農民勞動致富的熱情,使中國農村生產關系發生了一次重大變革。進入八十年代以后,鄉鎮工業發展迅猛,農業經濟空前活躍。農業生產的專業化、商品化使農民越來越認識到科學技術的重要性,從而使農村普遍產生了對科學的需求和渴望。1985年3月,中國政府在全國實行科技體制改革,進一步明確了“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科技發展方針,為廣大科研院所和科技工作者面向農村經濟主戰場、向農村推廣科技成果、幫助農村發展經濟提供了契機。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百分之八十,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實現中國現代化的關鍵,從這個基點出發,順應全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形勢和農村生產力發展的需要,1985年5月,國家科委向國務院提出了“關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項目促進地方經濟振興”的請示,引用了中國的一句諺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譽名為“星火計劃”。寓意為科技的星星之火,必將燃遍中國的農村大地。1986年初中國政府批準實施這項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