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 問題莫“跟漲”
2024-03-18 09:35:39來源:中國質量報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乘聯會)的數據顯示,2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38.8萬輛,同比下滑11.6%,為近年來首次出現下滑,主要原因是受2月春節長假及1月購車消費提前透支的影響。盡管如此,2月新能源汽車國內零售滲透率達到35.8%,較去年同期32.0%的滲透率提升了3.8個百分點,較1月滲透率提升了2.9個百分點。
市場滲透率,是指一定時期內一種產品在市場上所有同類型產品中所占有的比例,其計算方法是:預期市場需求/潛在市場需求。這個指標可以幫助人們了解該產品在同類產品市場中的普及程度。以新能源汽車為例,如果新能源汽車銷量高,而整個汽車市場的銷量保持穩定,那么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就會高。相應地,傳統汽車的滲透率就會受新能源汽車積壓而降低。
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高,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愿意選擇購買新能源汽車。在前不久召開的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連續9年全球第一,占全球比重超過60%,新能源汽車發展進一步提速,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單月滲透率將超過50%。
消費者更多選擇購買新能源汽車,有助于減少對傳統燃油車的依賴,降低環境污染和碳排放。因此,政府和企業都在積極推廣新能源汽車,以提高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從而提高市場滲透率。
警惕產能過剩和價格戰
然而,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我國從汽車大國變成汽車強國,光靠銷量是遠遠不夠的。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產業科技創新研究部部長王曉明認為,我國新能源汽車有先發優勢,也有速度優勢和比較優勢,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比如新能源汽車的充電、交通和城市設施的協同發展、相關產業的人才培養等,還有很多可以繼續優化的地方。
更大的隱憂在于,新能源汽車市場高速增長過后終會放緩,這時產能過剩及價格戰問題會顯露出來。
前海開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崔宸龍說:“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市場份額的高增長,主要來自對于燃油車市場份額的替代,但這種替代是有限度的,F在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已經朝著40%的比例往上走了,投資者會比較擔心,就算未來滲透率增長到80%,也就是一倍多一點的空間,后面空間就很小了!
崔宸龍提醒,前幾年新能源汽車產業處于快速爆發期,多家公司大量投入擴產。隨著市場新增產能的即將釋放,供給大幅高于需求,會面臨慘烈的去產能過程。在這種形勢下,汽車中上游的供應商也承受著很大的降價壓力,一旦環境變化、周期逆轉,曾經的產能優勢可能變成劣勢。
其實,產能過剩問題并非只是隱憂,而是已經顯現的事實。統計顯示,過去兩年,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產能從80萬輛提升到250萬輛;特斯拉的產能也從60萬輛提升至100萬輛;新勢力代表“蔚小理”的產能規劃也都在100萬輛以上。有機構估算,2023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的產能達到1346萬輛,而當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為773.6萬輛,產能利用率僅為57.47%。一般而言,產能正常的標準為79%至83%,低于79%,為產能過剩。
據此便可以理解,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實現較大幅度增長,但大多數車企都對外宣稱沒有完成預期目標。早在2021年,乘聯會就曾提醒新能源汽車企業注意產能過剩問題,但沒有車企當回事,到現在,這個問題更加突出了。
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要想把車賣出去,降價是最直接有效的選擇。大家都這么想,價格戰便一觸即發。人們已經看到,從去年初開始,國內汽車市場價格戰已是硝煙彌漫,進入2024年,戰事愈加膠著。
價格戰雖能給車企帶來銷量增長,但其危害巨大。價格戰不僅會給企業造成利潤損失,無序降價在一定程度上也會降低用戶的品牌忠誠度和認可度,損害品牌形象。
新能源汽車投訴呈快速上升趨勢
價格戰可以拉低新能源汽車售價,讓消費者獲利,但一分價錢一分貨,買車花錢少了,相應地就要承受產品和服務質量下降的代價。
從各地消費者協會組織近幾年的投訴數據看,關于新能源汽車的消費投訴呈逐年上升趨勢,特別是近3年,投訴量增長非?,在一些地方出現翻倍增長。消費者投訴問題中,質量問題一直居高不下,居所有投訴問題的前列。
關于新能源汽車存在較多質量問題的情況,中國消費者協會去年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隨著互聯網、人工智能和動力電池等領域技術的加速融合,智能化、網聯化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然而,新能源汽車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一些技術和安全方面的問題。一是新能源汽車電池故障。如行駛中續航突然斷崖式下降或動力電池突發故障斷電導致“趴窩”,車輛行駛、充電或靜止過程中突發自燃等。二是未經消費者同意單方“鎖電”。一些新能源汽車品牌為降低電池使用安全風險,在未告知消費者情況下,通過遠程升級系統對消費者車輛的充電功率、放電功率或電池容量進行限制,導致車輛充電速度下降、動力減弱、續航縮短。三是智能輔助系統相關問題。如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失靈、主動剎車遲鈍、中控黑屏死機、感應雷達和攝像頭等傳感器失效等。四是剎車失靈問題。消費者反映部分品牌汽車存在剎車失靈問題,引發重大安全事故。
此外,在新能源汽車銷售環節,存在虛假宣傳誤導問題,比如,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縮水”,不少車企虛標一次充電行駛里程,但實際根本達不到,部分品牌型號汽車冬季續航里程甚至“腰斬”或“膝蓋斬”;還存在合同相關問題,比如,一些經營者利用自身優勢地位,單方面制定“霸王條款”,或訂立合同后單方違約侵害消費者權益。在售后和配套服務方面,存在充電樁安裝難過開發商及小區物業關,公共充電樁建設數量不足及運營維護不到位,以及維修保養等售后服務體驗不佳等問題。
動力電池質量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提起新能源汽車,許多人首先會想到電池安全問題,而在一些關于新能源汽車事故的報道中,“自燃”是個高頻詞。
前不久,某自主品牌一款新能源汽車在江蘇省蘇州市一條道路上因超速失控發生撞擊爆燃,這起事故再度引發網絡關于新能源汽車安全性問題的討論。
事實上,自鋰電池誕生的那一天起,著火就與其如影隨形。進入電動車時代,“自燃”往往與慘烈交通事故相伴,更成為熱度不減的話題。2013年10月1日,一輛特斯拉ModelS在美國西雅圖發生車禍,因底盤撞到了金屬硬物,電池包被戳破,很快起火。同月底,墨西哥梅里達也發生了一起特斯拉起火事件。自此之后,關于特斯拉“自燃”事故的報道不斷,這也讓特斯拉背上“自燃車”的惡名。
不過,新能源汽車“自燃頻發”“電池不安全”等說法,缺乏有力的數據支撐,這是高關注度下普通消費者形成的一種“印象”,或者說是一種“偏見”。通過應急管理部門的數據計算,新能源汽車的自燃率并沒有人們“印象”中那么高。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監測與管理平臺的數據顯示,2019年,新能源汽車起火概率是0.0049%,2020年的起火概率為0.0026%,2021年的起火概率為0.009%?紤]到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的原因中,動力電池自燃占比為31%,這樣算下來,新能源汽車的自燃概率只有0.001%,跟傳統燃油的火災事故率(0.01%~0.02%之間)相比,還要低一些。
當然,車輛安全與否并非與自燃率直接掛鉤。由于燃油車構造原理相對簡單,電路較少,發生碰撞和自燃后,火勢蔓延較慢,留給了乘員更多的逃生時間,而新能源車則由于燃料電池密集,一旦自燃,火勢蔓延會非常迅速。目前一些新能源車企為了增加里程數,電池做得越來越大,這也增加了起火自燃的風險。
對于新能源汽車而言,最關鍵的不是在自燃率問題上跟傳統燃油車較勁,而是想辦法從根本上提高車輛安全性能。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從政府相關部門到新能源汽車及電池生產企業,都已行動起來,通過制定更為嚴格的標準,加強技術創新,提高動力電池產品質量和安全性能,最大程度降低安全風險。
2021年,《電動汽車安全要求》(GB18384-2020)和《電動汽車用鋰離子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0)發布,對電動汽車安全性尤其是動力電池安全性提出了強制安全要求。新能源汽車和電池生產企業也都在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要求組織生產,有的企業還制定高于國標要求的電池安全技術標準,讓自己的電池產品更安全可靠。
二手車市場亟待規范完善
與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不斷提升相應,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保有量也逐漸增大。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突破2000萬輛,占汽車總保有量的比重也超過6%。
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增長,二手新能源汽車交易也開始升溫。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二手車累計交易量為1841.33萬輛,同比增長14.88%,其中新能源二手車交易76.3萬輛,同比增長了42%。
不過,二手車市場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接受程度卻并不高。據媒體報道,目前眾多二手車商對于新能源車尤其是純電車依舊保持謹慎態度,除非價格特別合適,否則不愿意冒險收購。這也證明新能源汽車在二手車市場并不太討人喜歡。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新能源汽車市場不夠成熟,相關技術更新換代太快,產品保值率低。不管是電池還是智能化層面,如今依然處于探索階段,即便是年年上新款,仍跟不上新技術更迭。這使得新能源汽車具有了消費電子產品的特征,在“買新不買舊”的理念下,淘汰下來的舊產品功能縮水,導致價格大跳水,保值率非常低。
同時,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激烈,屢有品牌倒閉、退市,加上一些二手車商對于新能源汽車缺乏專業的認知,尤其是在電池性能的評估上很難給出準確的判斷,這些都讓二手車商對于新能源汽車信心不足。
當然,與傳統二手車市場一樣,新能源二手車市場也存在一些亂象,比如一些不良經營者利用二手車市場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故意隱瞞車輛真實情況(過戶次數、車輛瑕疵、行駛里程等),以及虛構車源、低價引流、巧立名目收費等,導致消費者權益受損。
對此,中國消費者協會建議,要加強汽車全生命周期監管,關注智能網聯汽車安全,完善新能源汽車配套服務,規范二手車市場交易秩序。
前不久,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提出,鼓勵汽車等以舊換新;商務部提出2024年將以“消費促進年”為主線,推動消費持續擴大,推動汽車、家電等以舊換新。國家層面重視汽車以舊換新,這對于一直處于低迷狀態的新能源二手車市場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政策鼓勵以舊換新,不僅有助于推動二手車市場的發展,還能提高新車銷量,進一步促進國內經濟流通與增長。對于車企而言,官方回收與認證二手車的份額會不斷提升,這將有助于提升二手車流通率,同時也為車企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當然,新能源二手車市場實現真正繁榮,還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政府要繼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車企要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消費者也要增強對新能源二手車的信心。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新能源二手車市場將成為推動國內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消費提示
中國消費者協會提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時要注意以下問題:
要多加關注新能源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和充電條件。消費者在選購新能源電動汽車之前,多角度考察對比不同品牌車型的配置性能、續航里程、售后服務、銷量評價等內容,可通過到店咨詢、網上搜索、測評比對、自行試駕等方式,結合補貼政策、企業宣傳、消費者口碑等信息綜合決策。消費者如果采用租用車牌號、選擇整車或電池包“以租代售”等方式購車,最好與相關交易方簽訂協議,明確各方權利義務。
要養成良好的新能源電動汽車使用習慣。消費者在為車輛充電時,要選擇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的充電樁,遠離易燃易爆物,避免安全隱患。尤其雨雪天氣時,充電前要確保充電槍頭與車輛充電口干凈、干燥,室內充電時要注意保持環境通風,戶外充電時留意不要讓雨水或雪水流入充電口,以免引起充電接口內部短路,影響電池使用壽命。冬季氣溫降低,車輛輪胎會變硬、變脆,建議定期檢查胎壓,避免因胎壓過高或過低影響駕乘體驗,消除安全隱患。
操作要妥當。在啟動、停車、充電、駕駛等操作中,要充分考慮新能源電動汽車電池特性。在出行前,啟動新能源電動汽車后要讓電路和電池組預熱1~2分鐘,使電池組達到更適宜的工作條件,有利于延長電池壽命。要養成“淺充淺放”的充電習慣,盡量不把電池電量耗盡再充電,做到隨用隨充、及時充電。此外,新能源電動汽車長期閑置時,要適當補電后再妥善停放,定期通電運轉,避免電池靜置過久處于虧電狀態,不利于電池健康。
在使用充電樁時,應綜合考慮安全性、正規性和便利性。續航和充電問題一直是新能源電動車主的主要痛點之一,最便捷的方式是有條件安裝私人充電樁。當前,很多小區可以支持在固定車位安裝充電樁,消費者最好提前與物業管理公司進行咨詢確認。如果不具備安裝條件,可下載各類充電App查詢附近處于閑置狀態的公共充電樁,在保證充電安全的前提下,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充電樁品牌、地理距離、充電價格、結算準確性等方面情況,做出最優選擇。如果自行選購新能源電動汽車便攜式充電槍,要注意查看產品是否經過第三方專業機構的檢測認證,確認產品整機執行的是否是現行標準,看標識和說明是否包括制造商信息、設備信息、額定輸出電壓電流、輸入電源性質(交流AC或直流DC)、使用環境等內容,同時關注安全保護功能和質保服務,選擇質量過硬的充電槍產品。充電時,提前檢查充電樁設備是否有故障提示,充電電纜是否存在絕緣皮破損、控制盒殼體是否有破損、金屬導體外露等情況,如有,應馬上停止使用。(中國質量報記者 胡立彪)
|